海盐县四举措着力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
|||||||
|
|||||||
海盐县以“普法勠力增素养 奋楫笃行助共富”为主题,以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法治保障急先锋为目标,以对标多跨协调、强化对象重塑、专注精准实践、立足人才实务作为主要内容,着力从“大场景”“新体系”“小切口”“好生态”四个方面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一是对标多跨协同,打造普法“大场景”。县普法办与县委宣传部联合出台《关于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的通知》文件。确定以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为主要抓手,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形成了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的43条具体工作清单。目标培育与全面谱写新时代共同富裕示范样板新篇章要求相适应的、具有良好法治素养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同时,征集各单位普法项目49件,如县纪委实施“‘清风讲堂’‘青廉演说家’廉政工程”、组织部打造“‘红色+法治’教育基地项目”,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创新载体;县法院“‘未’你着想·‘未’你而来——青春导航普法宣传”、县教育局“学宪法讲宪法”、民政局“法治护航健康成长”,凝聚和团结全县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成员和普法责任单位,共同打造大普法格局场景。 二是强化对象重塑,构建普法“新体系”。在全县范围内,建设海盐县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8处,创新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的对象重塑。分别是县委党校、海盐县向阳小学、中达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盐县武原街道海兴社区、海盐县秦山街道许油车村、海盐县天宁禅寺、海盐县传媒中心、嘉兴市景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美团海盐代理公司)8个“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这8各观测点充分集合了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员工、村(社区)干部群众、宗教界人士、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和电子商务、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对象结构,实现重点普法对象全覆盖,特定从业人员广覆盖。下阶段,将根据《浙江省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纲要》的工作部署要求,做好观测点在学法用法需求收集、普法资源推广使用、普法效果观察反馈、公民法治素养调查和数据收集等。 三是专注精准实践,找准普法“小切口”。结合“法治共富、法护平安”“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国家工作人员春季法律知识考试”等各类专题普法宣传活动,结合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等普法宣传活动载体,开展法治宣传讲座、法律知识考试,组织录播民法典短视频和公益广告。5月29日,在民法典通过2周年之际,开展“律·政解铃人”民法典以案说法活动,运用访谈案例的形式,解读涉及食品安全、市场监督、公证遗嘱、证据保全等与公民生活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结合线上直播的形式扩大了学法对象的受众面,推动全县公民法治素养和守法意识显著提升,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法治氛围更加浓厚。 四是立足人才实务,涵养普法“好生态”。开展青年律师说以案释法擂台赛,为公民法治素养行动提供人才队伍与智力支持。擂台赛分为视频初赛和现场角逐两个阶段,共有13名青年律师晋级参加了现场角逐的环节。通过解读法律法规、介绍普法工作经历和展现法治人才情怀,共评选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5名。同时,成立青年律师讲师团一支8人,定期开展融媒体普法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法律知识和优质法律服务素养。后期,全县还将组成八五普法讲师团队伍,共同为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发挥“实干、担当、奋进”人才队伍作风,养成普法“好生态”。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海盐县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