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司法局婚调“调解三有”打造和谐家庭关系 |
|||||||
|
|||||||
嘉善县司法局整合婚调资源、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打造特色婚调品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谐稳定。 一、整合婚调资源,确保专业调解有机制。一是构建三级调解模式。县婚调会入驻嘉善县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中心,对婚姻家庭纠纷分类接待、专业调解。在镇(街道)设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受理各类婚姻家庭纠纷。在村(社区)通过主动上门、妇女维权站(谈心室)、幸福家庭工作室和心理咨询志愿团队,实现就近调解。近年来,全县平均每年调处婚姻家庭纠纷338件。二是坚持“事先预防、事中调解、事后跟踪”工作流程。以婚调委为基点,纵向强化各镇(街道)、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苗头和线索;横向强化政法、公安、司法、妇联等部门之间协作配合,建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调解的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今年3月,嘉善县经济开发区(惠民街道)通过排查,成功化解一起因丈夫性格暴躁引起的婚姻家庭纠纷,并在夫妻双方和解后定期进行回访。三是配强调解队伍。成立由县妇联干部、女村委、巾帼志愿者、“最美家庭”、离退休干部、律师志愿者等为成员的调解队伍,提升调解工作专业性,实现对家庭婚姻纠纷的“一对一、多对一”调处,同时建立业务培训长效机制,每年组织1次以上业务培训,提高调解员的业务能力。目前,全县共有79名婚调员,其中县婚调会有3名专职调解员。 二、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纠纷调解有温度。一是借鉴中医“望闻问切”。全面把握纠纷的基本情况以及来龙去脉,包括当事人的婚姻家庭状况、感情基础以及产生纠纷的真正原因,合理评估婚姻质量,为婚姻打分,给出合理建议,保障双方合法权益。2019年以来,全县共调和192起,24起夫妻双方最终选择离婚的纠纷,调解员协助其做好财产分割等工作。二是针对纠纷“对症下药”。力求在不破坏双方当事人感情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当事人和纠纷特点,广开调解渠道,通过邀请当事人尊重的、有威望的亲属参与调解,灵活运用心理咨询、婚调师等多种资源进行纠纷化解。例如嘉善县干窑镇调委会通过邀请当事人舅舅,成功调处一对小夫妻隐瞒父母结婚,导致和父母关系破裂的纠纷。三是法理情理“并驾齐驱”。根据双方当事人产生矛盾的原因,对所涉及的法律问题,直接明了、全面详细释明,使当事人充分了解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化当事人,耐心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三、聚力品牌宣传,促进群众调解有方向。一是专业调解,打造行业精品。2014年3月,嘉善县司法局联合县妇联成立县婚调会,聘任有经验的女性调解员,加强与县妇联婚调师沟通协作,通过婚调业务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培训,提升调解员利用心理学化解婚姻感情中深层次问题的能力。例如县婚调会通过心理疏导,化解一起表兄妹结婚引起的家庭矛盾。婚调会成立以来,共成功调处婚姻家庭纠纷617起。二是孵化品牌,打造特色调解。加强品牌调解室建设,打造如嘉善县姚庄镇“知心大姐调解室”的全市品牌调解室,将法律指导、心理疏导和婚姻调解及时送到妇女身边,帮助妇女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调解室成立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30起,化解成功率达99%以上。三是加强宣传,树立文明新风。在重要时间节点、节假日等开展《婚姻法》《反家暴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宣传,通过各类媒体宣传婚调案例以及品牌调解室,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嘉善婚调知名度。2019年以来,全县共组织相关法律宣传24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组织案例评比2次,宣传婚调案例13篇。 嘉善县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