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司法局“三化”推进矛盾纠纷化解“解民忧” |
|||||||
|
|||||||
海盐县司法局扎实开展“让群众打得起‘官司’”爱民实践活动,推进“盐和”调解品牌特色化,持续优化人民调解信息化,高效提供一体化调解服务,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矛盾纠纷化解引导和疏导端发力,实现人民调解质效提升。 一是打造“盐和”调解品牌,实现人民调解特色化。建立调解联盟组织架构,县一级建立“盐和”调解总品牌,镇(街道)级结合实际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调解联盟子品牌,在村(社区)、工业园区、中小学校等建立联盟工作站,在村小组一级建立联盟服务点,通过“营、室、站、点”建设实现联盟全域覆盖。目前已建立秦山街道“秦义联盟”、武原街道“止戈”、百步镇“善治管家”等人民调解子品牌9个,建成调解联盟站点68个,参与2300余人。在各镇(街道)试点建设1-2个“家门口调解室”,并进行挂牌。推进一镇(街道)一社工站建设,将“盐和”基层矛盾化解项目作为社工站必需服务项目,并配备调解社工1名,专职负责项目的实施。 二是借力数字治理“翅膀”,实现纠纷排查智能化。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目标,在秦山街道丰山村探索建设运行数字化乡村社会治理智治平台——“云上丰山”,为解决矛盾纠纷提供一种全新路径。提高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通过“天眼”视频监控实时掌握辖区内矛盾纠纷情况,调度邻近力量处置突发情况,避免不必要误解,维护村庄和谐。目前,该村已成功排查矛盾纠纷10余起,风险隐患15余次,接到群众意见建议30余次,走访关注人员20余次。另外,设立林梅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睦邻客厅、警务联络室,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多元调处化解机制,推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三是打通多元解纷路径,实现纠纷调处一体化。按照“调解先行、仲裁居间、复议参与、诉讼先决、信访兜底”的纠纷调处原则,建立诉调、警调、访调、仲调等协作机制和部门行政调解工作室,畅通纠纷案件移送接收和分流化解渠道。有序推进县级中枢平台、镇村基层平台、行业重点平台建设,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居中总管,协调处置各类重大纠纷,镇(街)中心调处辖区疑难复杂纠纷,部门调解室调处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村(社区)调委会调处初信初访和一般性纠纷,全面推进纠纷案件的繁简分流和分类处置,实现群众需求全响应。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海盐县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