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司法局念好三字诀全力构筑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清朗矫正空间 |
|||||||
|
|||||||
近年来,海宁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等相关要求,牢牢秉持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基本原则,围绕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个人、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积极发力,全力构筑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清朗的矫正空间,帮助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顺利渡过矫正期,重新回归社会。 一、念好严字诀,突出保护优先。一是纪律严肃。将未成年人保护和信息保密放在突出重点位置,定期开展岗位风险提醒,严肃纪律问责。在开展审前社会调查走访未成年的家庭、学校、所在村(社区)及派出所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时,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和纪律提醒。二是审查严格。坚持优中选优,严格确立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矫正小组,优选责任心强、工作作风良好,执行纪律严格的政法干警、镇村工作人员和优秀老师担任矫正小组成员,力求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起到正向帮扶引导。三是流程严密。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信息个别管理,实行单独报到、单独教育、个别谈话等矫正措施,严格落实身份信息保护,入矫宣告、解除宣告等环节均不公开进行。 二、念好细字诀,做好精准矫治。一是细究个性化矫正方案。突出“一人一策”,根据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发育需要、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家庭监护、受教育程度等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矫正方案。二是加强监护人辅导。强化与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的定期沟通,除了解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生活状况及思想动态外,对监护人是否能保障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正常居住及学习生活开支等进行全面考察。定期开展监护人培训,今年以来共开展监护人培训527人次。三是建立特色学习课程。加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开展红色场馆的参观游览,强化正向感召引领。与学校、人社等加强对接,开展面向未成年矫正对象法律知识、就业知识、职业技能培训。举办手工艺课程等小组活动,帮助培育其动手能力和劳作的成就感。 三、念好亲字诀,深化帮教感化。一是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开通心理咨询热线,邀请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一对一心理矫治,在深入交流中帮助其敞开心扉,逐步消除心理障碍。二是搭建亲子沟通渠道。定期举办监护人参与的团体辅导、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帮助监护人与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加深交流,今年以来共开展相关小组活动3场,参加134人次。三是链接社会力量参与。依托市社区矫正委职能发挥,积极协调民政、教育、人社等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就学、就业提供帮助,帮助解决其后顾之忧。今年以来,为2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就学问题提供帮助,为1名提供临时生活救助及就业帮扶。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海宁市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