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动态

海宁市召开“全域送达”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
实现送达方式“迭代升级”

发布日期:2021-12-06    信息来源:嘉兴市司法局

海宁迭代升级.jpg

12月3日上午,海宁市“全域送达”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海宁市政府会议中心召开,全面吹响了党政机关文书送达改革的冲锋号。今年以来,海宁市以“多跨协同、集成共享”为理念,以法院原有送达应用场景为基础,健全“自动化流程管控、有效送达判断、文书防伪鉴别”机制,打造覆盖全市党政机关的“全域送达”系统。

一是集约共建,构建完整地址库。依托党政机关业务系统所登记的信息,建立包含人员、地址、手机号、邮箱等内容的地址信息库,及时更新并智能确立优先地址。以企业注册登记为例,注册登记时预留送达地址,企业迁移实时更新,送达地址全市共享。

二是集成共享,提高送达成功率。建立人工集约中心,通过语音确认送达地址功能,标准化推进送达地址确认工作。发起人通过系统语音功能联系受送达人的,联系过程亦可全程录音并同步留存数据。通过电话录音方式固定送达地址,实现送达过程“精准化”、送达程序“零瑕疵”。

三是系统重塑,实现送达电子化。通过浙政钉工作台统一入口或直接对接业务系统,线上发起一键送达,利用政法服务网、浙里办、浙政钉以及短信提醒功能,实现受送达人在线查阅送达文书。短信统一标志为“海宁全域送达系统”,防止收件人误判“诈骗信息”,影响送达效果。

四是集中统建,完善线下送达能力。建立全市党政机关文书集约送达中心,各机关送达文书均可实现“线上一键推送”至邮政EMS业务系统,由目的地邮政公司负责打印签章文书,缩短文书取寄时间,使用专用标志封面封装寄送、专人管理,形成标准、高效、科学的文书送达专项管理制度。

五是全程留痕,提升送达反馈时效。建立统一文书送达反馈机制,线上送达文书自动生成送达回证并签章,线下送达文书的回执由邮政公司扫描上传,确保文书送达信息实时反馈,送达节点及时回传。送达信息永久保存,送达人可随时登录系统查阅送达记录,确保送达结果“有据可查”。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海宁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