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共法律服务

桐乡市以数字化为牵引全力构建全业务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发布日期:2021-04-22    信息来源:嘉兴市司法局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桐乡市发挥数字化改革先行优势,积极推进新时代“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打造全国首家互联网司法所,推出了一系列覆盖全市、各有特色的智能化应用,推动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均衡布设终端应用,保障公共法律服务“就近办”。一是配置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在11个镇(街道)、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残联服务大厅等布设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共19台,将法律咨询、赔付计算、法律文书查询等业务引导通过自助机解决,省去人工窗口排队等待时间。2020年以来,通过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法律文书查询下载等法律服务达10000余人次。  二是打造24小时“法超市”。为更好满足群众八小时外法律服务需求,在乌镇镇、崇福镇等地的公共服务场所、人员集中居住区域建立24小时“法超市”,面向附近居民提供“全天候不打烊”的在线免费法律文书查询下载、面对面律师视频解答等法律服务。三是布设便捷化智能终端。2019年率先在乌镇镇各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放置桌面式可视化智能终端,方便周边群众就近远程视频咨询、寻求法律帮助。上线集成智能咨询、视频咨询、电话咨询、法律意见书等功能,并可供一体机、公众号、小程序等平台嵌入的“法律服务”模块,并将该模块嵌入到桐乡市开发区(高桥街道)、濮院镇、洲泉镇50余个村(社区)智能一体机中,打通公共法律服务“神经末梢”。目前,全市已布设法律智能服务终端设备82个,累计访问次数突破3万人次。

二、打造“云司法”体系,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办”。一是提供“家庭律师”服务。研发推出“云司法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云司法”),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智能咨询、音视频咨询、在线学法、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申请、智能赔偿计算等“一站式”法律服务。据统计,自“云司法”上线以来,群众访问量超6.5万余人次,总咨询量已突破2万人次。研发“桐解码”应用,实现县域矛盾纠纷一站式申请、受理、指派、调处、研判。自上线以来,已在线调处纠纷1300余件,调处成功率98.2%。二是提供“专属律师”服务。以让每个企业都有随身法律顾问为目标,开辟线上服务“云”通道,在“云司法”设立“企业法律服务专区”,为企业等市场主体进行智能测评、提供远程诊断,综合大数据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点,自动生成意见和建议,同时推送与企业需求相对应的专业律师。建立企业涉法问题资源库,梳理公益法律服务清单,根据大数据智能分析企业法律服务需求,精准推荐与企业需求匹配的清单内容。三是提供“互动普法”服务。“云司法”平台通过算法模型,自动采集、智能分析用户访问情况,第一时间提供智能化精准回复与问题解答。对群众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通过设置预警阈值,对突破阈值的咨询信息发出“求助”预警,律师在线抢单提供解答音视频并上传,系统自动通过“千人千面”技术,点对点精准推送至相关访问者,并以短信和微信推送等方式提醒。

三、完善体制机制,支撑公共法律服务“全天办”。一是创新“时间积分银行”机制。出台《桐乡市在线法律服务时间积分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推出“法律服务时间银行”机制,将全市法律服务人员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治体检、开展普法云课堂等在线公益法律服务纳入时间积分管理范畴,根据服务质量、数量等进行量化积分,并制定了相应积分规则。二是完善积分兑换机制。推动中国银联、京东、美团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构筑普惠金融网络,为时间积分提供便捷的线上兑换渠道及线上、线下积分应用场景。目前,律师提供线上法律服务所获得的积分可兑换银联“云闪付”平台的现金红包。2020年,法律服务人员累计在线提供服务500余人次,人均兑换在线法律服务积分42分。三是建立一体化管理机制。研发司法行政一体化管理平台,搭建统一门户平台、实现统一身份认证,与“云司法”“桐解码”小程序、各类智能化终端设备等直接对接,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数据统一汇总、智能分析,并基于司法行政统一数据中心,建立司法行政数据舱,提供多维度图形化界面,可实时查询、分析研判、及时预警、辅助决策等,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管理水平。

桐乡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