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司法局全流程发力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
|||||||
|
|||||||
海宁市创新探索行政争议预防和化解方式,以行政争议“就地化解、能调尽调”为原则,以争议“事前防控、事中调解、事后闭环”为手段,在行政复议“前、中、后”多举措多层次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2021年度,海宁市行政复议案件案发量同比减少15.3%,居嘉兴全市五县两区首位。行政复议案件调解率51.43%,同比增长9.28%,居五县两区第二。 一、预防为先,推动行政争议的源头治理。一是行政案件全流程报备,提早做好风险预判。结合全流程报备机制,根据《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嘉兴市司法局关于印发 二、事中调解,丰富实质性化解争议手段。一是完善一府两院良性互动机制,共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在法检司三部门协作机制及海宁市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平台基础上,巧借市法院共享法庭平台,便捷、及时、权威的搭建起争议双方沟通的桥梁,以专业法律人的角度普法、释法、化解行政争议11件,成效明显。二是创新施行行政复议法律援助制度,落实“复议为民”理念。借助现有法律援助机制,纳入行政复议法律援助事项,解决申请人“不会打官司、没钱打官司”的实际问题,通过律师参与、复议机关审理,提升政府公信力,推动行政争议化解。 三、事后闭环,将争议矛盾化解在基层。一是发挥行政复议层级纠错功能,倒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2021年市行政复议局共办结105件,纠错9件,其中确认违法6件,撤销3件,制发2件行政复议意见书,纠错率8.6%,同比增长44.4%,做到行政复议案件“应纠尽纠”,降低复议后起诉率,倒逼行政机关全面规范行政行为。二是开展“回头看”,形成有效闭环。专题撰写《关于2017年以来海宁市行政复议案件类案分析的汇报》,并上海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审议,得到领导的肯定与支持。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海宁市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