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司法局打出法治组合拳严密防范“双十一”网购法律风险 |
|||||||
|
|||||||
平湖市司法局紧扣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购节点,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紧盯普法“需求点”、服务“着力点”、维权“症结点”,提前发力防范“双十一”网购法律风险。 一是紧盯普法“需求点”,精准投递“法治锦囊”。突出重点宣传,结合新型“直播带货”模式,在“法韵平湖”微信公众号、“法治里·说法”等平台梳理发布“扫描支付骗局”“售后兑现风险”“预售定金退款”等11类常见的网购盲点清单,积极推广12315投诉举报平台、12348法律维权热线。组建9支“普法宣传团”,在全市10余家商超、学校等地摆摊设点,根据消费者年龄层次、购买习惯,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双十一防坑秘籍”,发放消费维权典型案例、网购诈骗套路、《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宣传活页1.2万份,解答法律咨询人1500人次。突出联动普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指导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深入镇街道、村(社区)等区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知识讲座和法治教育培训活动,帮助消费者了解金融、消费权益等法律知识。 二是紧抓服务“着力点”,精确消除“法律风险”。深化法治体检精准查体作用,组织公益律师服务团钟埭街道、新仓镇等电商产业集聚区,开展“宣传式”“巡诊式”“应需式”“一站式”法治体检20场次,集中宣传《电子商务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逐一走访服装、箱包、童车等电商企业,全面排查生产销售、合同管理、广告宣传等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针对相关企业面临的直播带货合规性、恶意差评及退款诈骗等问题提出法律建议37条,“一企一策”制定解决方案,从源头消除法律风险21个。加强对特殊群体法治宣传教育,通过“以案释法”讲透说清制假售假、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的危害和法律后果。 三是紧扣维权“症结点”,精心培优“网购环境”。坚持以维权升级促消费升级,搭建流动式“法律门诊咨询台”,由局机关干部职工、专业律师“坐诊答复”,为消费者提供一对一网购法律问题咨询服务。在市、镇街道矛调中心专设维权服务窗口,安排专职律师定期“坐班”,及时接待群众来访、受理群众投诉,帮助消费者依法维权,目前,共解答现场来访、来电咨询200余人次。加强“消费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通过人民调解、行政复议等手段,及时排查化解商品质量、快递延误、货物退换等相关消费纠纷13起,及时消除和预防各类消费矛盾,营造良好的网购环境。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平湖市司法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