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普法和依法治理

海宁打造多维普法模式 法治宣传遍地开花

发布日期:2022-11-30    信息来源:嘉兴市司法局

近年来,海宁为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和群众新期盼,把普法阵地建到“家门口”,把普法宣传搭到“新平台”,把普法服务送到“手边”,实现广覆盖、多维度、全方位普法宣传教育。

一是阵地“新景观”,“抽象理论”转“实体阵地”。结合海宁特色打造法治文化小镇、宪法步道、民法典景观石、法治图书角和城铁法治专列等多样化的普法宣传“微景观”,选取贴近生产生活的法律条文以法律格言警句、漫画、VR场景等形式在阵地全新演绎,使抽象的“法治文化”转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阵地,让群众在移步换景间潜移默化地感悟法治精神、增强法治素养。截至目前,创建成功国家级法治宣传阵地1个,省级法治宣传阵地5个,建成海宁市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15个,实施南关厢法治文化小镇二期建设提升工程,扩容法治文化小镇覆盖面积近40%。

二是电视“新栏目”,“部门联动”加“全民普法”。开设嘉兴首档以部门“一把手”为主讲的专题普法栏目《法治潮头》,栏目主要围绕各类典型案例和法治问题,邀请相关部门的“一把手”与执法、管理、服务对象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起讨论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通过栏目搭建桥梁,让相关部门来为广大群众答疑解惑,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截至目前,已播出6期节目,内容涵盖安全生产、物业管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全民反诈、家庭教育、养老服务等话题,共吸引近120万人次观看和点击。

三是手机“新模块”,“要我学法”变“我要学法”。在“微嘉园”网格化管理平台上打造“心安海宁”模块,群众在模块中参与观看普法视频、观摩云上听庭、学习云课堂、查阅案例文章等普法学法活动,从而获得普法积分,在需要法律服务时到律师事务所兑换为等额的金额,用于支付各类法律服务费用。截至目前,共有6家律师事务所作为试点开展普法积分兑换法律服务费用活动,有效引导群众养成平时学法、遇事找法的良好法治习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海宁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