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三位一体”推进宗教团体法治化建设提速提效 |
|||||||
|
|||||||
今年以来,平湖市立足宗教中国化建设重点,以争当宗教领域治理现代化先行市为目标,以提升宗教团体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主线,通过搭建平台、健全体系、完善机制、拓宽路径,推动宗教团体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为深化宗教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法治化保障。 一是转观念、建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将推进宗教领域法治化建设作为深化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动统战、宣传、公安、司法、矛调、属地镇街道等专业力量,探索制定服务宗教事业发展“六方同盟”制度,围绕体系联建、情报联享、信息联动、矛盾联调、普法联袂等“五联”模式,指导帮助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重要信息研判分析,并落实“日小结、周例会、月查摆、季回顾”系列制度,推动宗教事务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运行。目前,先后召开“六方同盟”专题会议10余场,制定发布加强宗教团体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宗教事业健康发展等文件6个。 二是拓路径、搭平台,强化法治思维。将宗教场所法治建设作为各级民主法治示范创建的重要延伸,在嘉兴率先探索开展基督教会法治创建示范站(点)等宗教团体法治系列创建,将《宪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纳入日常学习内容,制定发布“宗教法治化探索分析”“宗教事业健康发展法律问答20条”等个性化学习套餐14个。同时,试点建立“宗教团体法律服务站”,推动全市9家律所27名律师与基督教协会、佛教协会等宗教组织开展“点对点”结对,帮助宗教团体开展合同审查、文书起草活动23次、67条,进一步提高宗教团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事宗教事务的能力水平。 三是攻重点、破难点,强化依法管理。聚焦宗教领域突出问题和宗教事务管理的“空点”“虚点”“盲点”问题,深入开展涉宗教领域联合执法“百日攻坚”行动,发动公安局、建设局、资规局等部门专业力量,针对假僧假道、私设乱建及涉宗教违法活动等重点内容开展整治,落实线索收集、案件初查、立案调查、处罚决定等操作规程,建立完善执法档案,实行一档一册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推动各宗教活动严格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目前,累计开展联合执法活动7场次,下达整改任务19项,提请协同处置问题33个。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平湖市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