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六个一”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
|||||||
|
|||||||
海盐县采取“六个一”举措,全力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大力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具备良好法治素养的合格公民,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筑牢坚实法治根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想一想”,工作清单项目化。出台《关于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的通知》,明确以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为抓手,形成了43条具体工作的责任清单。实行项目化运作,鼓励特色发展,共征集普法项目49件,有计划、分步骤的共同实施。 二是“考一考”,普治评价数智化。在“县域数字法治监督应用”探索搭建“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每日一答”模块,创新建成海盐县公民法治素养智能观测点。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面向国家工作人员收集问题、分析需求、精准供给。同时,专设“普法评议”模块,以落实“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和“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作为各普法责任单位的个性化评议内容。依托数据归集、督察评价、整改销号等数字化流程重塑,列出“问题清单”“整改清单”“亮点清单”,结果运用形成法治画像,为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提供督查评价。 三是“建一建”,观测分析精准化。为做好学法用法需求收集、普法资源推广使用、普法效果观察反馈等工作,立足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员工、村(社区)干部群众、宗教界人士、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和电子商务、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对象结构,遵循热心普法、自愿建设、精准分析的原则,建立“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8个,稳步实现重点普法对象全覆盖,特定从业人员广覆盖。 四是“选一选”,队伍建设年轻化。开展青年律师说以案释法擂台赛,通过视频初赛和现场角逐两个阶段,解读法律法规、介绍普法工作经历、展现法治人才情怀,选拔和成立青年律师讲师团一支,为“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建设和提供人才队伍与智力支持。 五是“做一做”,活动载体多元化。结合“法助共富、法护平安”“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国家工作人员春季法律知识考试”等各类专题活动,以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等活动载体,开展法治宣传讲座、法律知识考试等230余场次。同时,用好“法治海盐”媒体公益普法栏目,办好“律·政解铃人”以案说法网络直播活动,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性和覆盖面。 六是“晒一晒”,分类施策实践化。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实践案例征集,并有12个实践案例通过展示重点对象、品牌培育和依法治理等方面的举措,从40余件“晾晒作品”中脱颖而出,参加全县最佳实践案例的路演活动。通过互学互比,进一步展示海盐县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助力高质量发展勇当共同富裕示范样板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海盐县司法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