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调解案例展播-平湖市当湖街道杨某、胡某等百户居民与平湖某商业开发有限公司之间损害赔偿纠纷调解案 |
|||||||
|
|||||||
【案情简介】 2021年1月某日,平湖市某街道某小区居民杨某、胡某(两人属夫妻关系)来到平湖市某街道某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社区调委会),反映自己所住房屋出现墙面裂缝若干处,系旁边某商城建筑施工所致,现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请求社区调委会出面协调。 对于此类纠纷,其实社区调委会前期已调处多起,原来在2018年上半年平湖某街道某商城施工打地基,旁边某小区距离位置较近,之后不少小区居民发现自家住房内出现墙体开裂、吊顶脱落、地砖裂缝、门窗玻璃碎裂、房间掺水等状况,均认为是因该商城施工所造成的。居民为此纷纷向开发商平湖某商业开发有限公司讨要说法,双方就房屋受损赔偿问题多次协调未果,居民情绪逐渐激愤,社区调委会得知这一情况后,联合平湖市某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街道调委会)主动介入调解。2018年以来,社区调委会与街道调委会已成功解决多户居民与开发商之间的纠纷,据了解,杨某、胡某这户因长期在外,此次回家才正式提出赔偿事宜。 【调解过程】 2018年10月,社区调委会介入了解纠纷情况,并将此事向街道层面作出汇报。该事件涉及居民户数较多,就如何调处因房屋损坏赔偿引起的纠纷、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街道有关部门和社区深感压力,多次召集司法所、社区居委会、城建、质监、检测公司、调委会成员以及律师等进行协商和分析研判,制订、完善处置方案,督促开发商平湖某商业开发有限公司直面问题、积极配合,立即聘请检测公司逐户进行房屋质量检测,调解员也跟踪入户开展调查并对居民安抚情绪,做好思想工作。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房屋受损涉及30幢楼房106户家庭,其中就包括杨某、胡某家庭。检测公司对这106户住房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检测,前后共检测8次,评估结果显示施工未导致达到危房程度。开发商邀请专业人士根据检测所得参数、照片等原始资料逐户进行赔偿经费测算,制订赔偿方案,汇总成册。在做好取证的基础上,街道经过分析研判,考虑就近便民原则,将调解地场确定在社区调委会调解室,安排街道调委会成员、社区调委会成员、“无讼”调解员等共同展开调解,要求通知开发商落实专人到场,居民逐户参与调解。 为了不影响居民正常工作,2018年第一次调解安排在10月某日晚上,调解员通知3户居民代表错开时段先后来到社区调委会调解室。3户住房受损情况不算严重,墙砖、窗台等小范围有裂缝,根据初步测算的赔偿经费基本在1万元以内,开发商代表提出2种方案解决问题:一是由开发商维修受损部位,恢复原状;二是经济赔偿。3个家庭均同意经济赔偿的方式,但不能接受对方所述赔偿额,与自己心理价位有落差,场面一度陷入僵局。调解员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将检测公司检测数据、赔偿经费测算等作为权威参考,直至深夜23时,第一天调解成功1起,另2户居民表示回去再和家人商量。 在之后的调解中,遇到的居民住房受损的情况有墙体开裂、吊顶脱落、门窗玻璃碎裂、地砖裂缝、顶层漏水等,每次调解刚开始时,开发商与居民对赔偿额度分歧较大,往往相互争吵难以形成共识,加上由于各家庭屋内受损类型、面积、程度各有不同,情况复杂,所以调解工作困难重重。但是街道相关部门、调委会、“无讼”工作站成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精神,勇于承担调解重任,不分昼夜,周末也不停歇地进行全方面调解,希望能将矛盾尽快化解在基层,解决居民和该开发商之间的矛盾。经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社区及时将法律服务团、道德评议团成员吸纳进来,调解员把学习到的房屋损坏赔偿方面的知识抛出,法律服务团、道德评议团成员从第三方公平公正的角度引导双方理性商谈,逐步树立这类纠纷的合理赔偿标准,形成一致意见。其中一住户始终坚持自己不合理的赔偿要求,先后8次组织调解,每次都以争吵不下结束。经过分析思考,2020年5月某日晚,社区调委会请来平湖市法院“天平行动”无讼指导员参与,通过模拟法庭审判,亮出依法审判双方应该赔偿的标准,院街联动、诉调互促,终于使该业主对依法获得房屋损坏赔偿有了正确认识,迎刃而解啃下这块“硬骨头”。 2021年1月某日,社区调委会再次组织杨某、胡某与开发商见面,经过半日的曲折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握手言和。 【调解结果】 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截至目前,平湖某商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某小区居民达成调解协议101件,均以经济赔偿的方式解决,赔偿金额总计160余万元,剩余5户也已达成初步共识。期间没有一户居民因此事提起诉讼,街道、社区和调委会等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举动,也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案例点评】 本案牵涉住户较多,房屋受损程度不一,情况比较复杂,调解难度倍增。在此情况下,社区调委会、街道调委会和相关部门通过连续3年来专注同一起矛盾纠纷调解,能够让事态保持平稳,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居民不起诉,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值得探讨,也可以作为以后处理类似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参考: 一是做足准备,坚持依法调处。街道就此事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会商研判,考虑到各种可能因素制订防范措施,防止事件引发不良社会影响。精心挑选调解骨干,合理安排调解场所,并督促开发商聘请检测公司入户逐一检测,取得第一手证据资料等准备工作充足,均为成功化解百起纠纷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是优化服务,畅通调处渠道。整个调解过程,处处体现就近、便民原则。树立起“最多跑一地”的调解理念,将调解场地选择在社区调委会调解室,让居民少跑腿;前期调解时间不局限于工作日,加班加点调解,大门随时为当事人敞开,不会影响居民正常工作,使居民情感得到慰藉,获得大家的认可,有利于推进调解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借势借力,统筹优势资源。对于房屋质量问题,聘请有资质的公司进行检测,作出权威评估,打消住户怀疑住房成为危房的顾虑;对于经济赔偿标准,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专门测算,为当事人协商赔偿额度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在调处部分难度较大的纠纷中,邀请社区法律顾问、法院“无讼”指导员参与调解,为双方阐理释法,作出专业法律解答;将法律服务团、道德评议团成员吸纳进来,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引导居民理性维权,合理提出诉求。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市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