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嘉兴

海宁市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 便民惠企加速度

发布日期:2024-03-06

为更好满足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海宁市司法局对法律服务资源进行整合,积极打造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形成“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

一、汇聚资源,搭建“市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海宁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体入驻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6+X”特色模式,设立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律师服务等便民服务窗口,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架构完整、功能完备、区域集中,并增设司法鉴定、仲裁分会等“X”增值服务。12个镇(街道)立足“4+X”平台功能建设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法律服务功能,选派青年律师担任司法所所长助理驻点提供服务。234个村(社区)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建立“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点),律师和基层法工全覆盖担任全市234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其中35名党员律师兼任村(社区)法治副书记。

二、融会贯通,同步发展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

强化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呼叫衔接、数据对接。推动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承接热线服务运营,同时抓好12348法律服务热线的沟通、对接工作,推进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智慧化建设,宣传、引导、帮助申请人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12348浙江法网等在线公共法律服务渠道以“网上办、掌上办”的方式进行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目前,我市配备16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自助机,其中6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及海宁银泰、人民广场等人流集中的地方开设24小时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在234个村(社区)配备“科普e机”,实现三级平台线上服务全覆盖。

三、涉企增值,积极延伸公共法律服务企业触角

依托海宁市“政务一厅”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设立线上法治服务板块,整合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公证服务、知识产权、合规建设等内容,为群众、企业提供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围绕不同载体的实际需求打造特色服务模式,持续扩大“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辐射面,如在马桥街道经编产业园区工业(产业)社区成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在海昌街道经济开发区智慧港工业社区成立“涉外法律服务站”等。市法院、市工商联、市司法局联合成立“法护营商中心”,建立常态化会商交流、联合走访普法、纠纷多元化解、危困企业破产保护咨询、司法保障和风险防范等五项长效机制。市人大、市法院推出“安商驿站”法治助企项目,实行“四个一”活动配置,用好代表联络站“一线阵地”,推动立法司法执法普法全链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