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司法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年度报告 |
|||||||
|
|||||||
2024年,嘉兴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司法厅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新篇章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基本情况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大统筹力度。一是加强政治建设。坚持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等重要论述精神,2024年共组织召开局党委会15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6次,其中学法6次。二是抓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市司法局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法治政府建设与司法行政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细化具体职责、解决相关问题,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头雁”作用,督促局领导班子成员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做好年度述法工作。组织实施省管领导干部、非人大常委会任命领导干部、公务员年度学法用法考法,实现全覆盖。三是统筹示范创建。提请召开嘉兴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以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后续建设为抓手,推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创建,努力打造新时代法治建设高地。 (二)加强法治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涉企法治服务深入推进。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打造“浙里最‘嘉’”营商环境品牌。建成企业法治服务专区9个、企业法治工作服务站71个、法治驿站20个,法治服务专区建成率、实质化运转率达100%。开展“律师同行 法护万商”活动,组建律师法律服务团10个,覆盖全市七大专业市场。推动律所规模化发展,建成全市首家百人律师事务所。“证院银”融合赋能模式获评全市营商环境创新案例。二是涉外法治建设破题发力。成立嘉兴市长三角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形成“1+7+N”工作体系,迭代升级法律服务“抱团出海”模式,依托“一带一路”律师联盟杭州中心、嘉兴市境外投资企业服务联盟和贸易救济服务联盟、“盈科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生态圈”构建协同网络,常态化为企业“走出去”、外资“引进来”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法治服务。三是重点产业(企业)法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开展国有企业法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编制重点产业风控法务指引,光伏玻璃、化纤产业风控法务指引成功入选省级目录管理项目和后备项目。组织律师为6823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提供相关法律服务1.87万次。 (三)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规章制度。一是重点、新兴领域立法更加突出。编制实施2024年市政府立法工作计划。高质量服务《嘉兴市综合查一次若干规定》《嘉兴市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并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出台政府规章《嘉兴市人民政府地方性法规案和规章制定办法》。二是依法决策更加完善。依法依规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严禁越权发文、严控发文数量、严格制发程序。组织实施市政府及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共415件。巩固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全省试点成效,开展镇(街道)“法审指数”态势分析,探索社会涉法事务合法性审查,全市共配备专兼职法审员169名。2个项目入选全省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专项行动揭榜挂帅项目和制度成果培育项目。三是执法监督体系更加健全。协同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打造“稳企兴”行政执法监督品牌,开展全市行政执法态势分析,深入推进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综合评价保持全省前列。 (四)深化法律服务,实现便民惠企。一是“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全域覆盖。深化“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全省试点工作,完善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统一服务指引,线上线下融合,共解答法律咨询8.9万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9%。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8334件,公证机构共办理公证3.34万件,司法鉴定机构共办理司法鉴定1.42万件,嘉兴仲裁委共受理仲裁案件401件。二是公共法律服务特色模式扩面增效。推进“产业链+公共法律服务”“商圈+公共法律服务”等特色服务模式,建成特色服务驿站60个。联合市总工会成立市县两级职工法律服务站点,联合市妇联成立婚姻家庭法律服务中心,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和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三是公民法治素养分类精准提升。成立嘉兴市公民法治素养研究中心,开展公务员、创新型人才、企业家和其他劳动者法治素养测评。联合市经信局、市商务局等10家部门(单位),推动实施企业法务人员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全省率先成立嘉兴市企业法务联盟。建立“法律明白人”队伍分级培训制度,承办全省首期“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班,深化“精准普法一件事”全域覆盖工程。“数智普法人”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作宣传推介。 (五)化解纠纷争议,维护和谐稳定。一是调解体系愈加完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开展韧性治理实践,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成功调解纠纷7万件,涉及金额75亿元。发布全国首个行政调解地方技术性规范《行政调解规范性建设导则》,行政调解“嘉兴模式”全省推广。二是行政复议成效明显。认真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开展行政复议员任命与分级管理试点工作,市县两级任命行政复议员69名。全省率先探索建立行政复议调解“容错免责”工作机制,有效破解行政机关“不敢调、不愿调”问题。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372件,审结案件2252件,直接纠错60件,纠错率2.66%,调解成功842件,调解率37.39%。全市一审行政诉讼案件结案625件,败诉14件,一审败诉率2.24%,全省最低。三是着力维护平安稳定。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全面排查起底风险隐患,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发挥嘉兴市社区矫正“先锋助矫”智控系统作用,规范社区矫正执法监管。全市社区矫正对象脱管、再犯罪案件均“零发生”。 二、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去年以来,嘉兴市司法局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如涉企法治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2025年,嘉兴市司法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进一步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主线,深化七项改革、实施七大行动,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聚焦“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六干争先、狠抓落实,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嘉兴、法治嘉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