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秀洲区打好“组合拳” 拧紧“安全阀” 筑牢社区矫正安全防线 |
|||||||
|
|||||||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为全面展现嘉兴市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的丰硕成果,“嘉兴司法”微信公众号推出“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专栏,通过各县(市、区)视角,系统梳理五年来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同时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共同推动全市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秀洲区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及其实施办法,紧紧围绕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两大核心任务,通过抓队伍、强基础、建机制、重帮教四项举措,筑牢社区矫正安全防线。 一、建机制,不断完善刑罚执行监管措施 制定《秀洲区社区矫正对象三色分类管理工作指引》,实施“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通过针对性监管措施,实现人员安全可控。出台《嘉兴市秀洲区社区矫正信息协同核查实施意见》,加强与公检法部门协作配合,统筹推进调查评估、执法检查、收监执行等工作。实施区镇村三级走访机制,通过村级常态化走访、镇级全面走访、区级重点走访,密切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动态信息,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强基础,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按照部级智慧矫正中心标准,建成1600㎡社区矫正中心,实现了执法、培训、教育、展示“四位一体”。特色警示教育区通过“沉浸式”VR教育和“模拟监舍”场景教育有效增强再犯罪预防实效,近两年来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保持零发生。依托全省社区矫正一体化业务平台为支撑,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精准评估和智能预警,通过“智能核辅”系统精准掌握活动轨迹、实时位置,提升定位核查智能化水平和工作效能,全面筑牢“电子围墙”。 三、抓队伍,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网络 建强执法队伍,区镇两级配备政法专编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18人。配强辅助队伍,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司法协理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配备社区矫正专职社工22人,社工与矫正对象配备比达到1:16。村级社区矫正工作站配备志愿者455人,志愿者与社区矫正对象结对帮教率达100%。此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会组织4个,协助开展集中教育、公益服务、心理矫治等工作。 四、重帮教,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联合民盟嘉兴市委会、民盟秀洲区基层委、爱心企业、人力资源机构等力量,建设“黄丝带帮教•阳光家园”帮教基地,围绕秀洲产业特色,组织开展毛衫电商直播、养老护理等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创业就业。2024年,18人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5人顺利就业。引进心理咨询团队,开展“画矫人生”为主题的“修心治本”心理矫治项目,通过农民画创作以画正心、塑心、育心。2024年,432人接受心理健康辅导。 |
|||||||
|
|||||||